以下内容由机器翻译从中文翻译版翻译而来,未经后期编辑。
第五届“TalkingChina翻译节”落下帷幕。本届翻译节延续往届传统,评选出“TalkingChina好译者”荣誉称号。今年的评选以译者与TalkingChina的合作量(订单量/笔数)以及PM反馈为依据,从过去一年合作过的非英语译者中评选出20位获奖者。
这20名译员涵盖了日语、阿拉伯语、德语、法语、韩语、西班牙语、葡萄牙语、意大利语等多个常见小语种,这些译员不仅承接的订单数量最多,而且在项目经理眼中,他们的响应速度、沟通配合、专业素质等综合素质都非常优秀,所负责的翻译项目多次赢得客户的好评和信赖。
在翻译培训机构或翻译专业学校的行业交流讲座上,我经常被问到:“从事翻译工作需要具备哪些能力?是否需要CATTI证书?唐能翻译公司是如何选拔译员的?他们能否通过考试?翻译稿件数量能否保证?”
对于资源部,在招聘过程中,我们通过学历、专业等基础资格进行了初步筛选,并通过翻译能力测试进行了二次有效筛选。项目经理在任命译员执行实际翻译项目时,“优秀译员”最终会得到快速积累和重用。他们究竟有哪些优秀特质,能够赢得PM项目经理的青睐?
这里先不谈“翻译得有多好”,我们简单来看看一线翻译PM们对日常翻译的普遍看法。
1.专业稳定的品质:
QA能力:有些译员会在交付前亲自做QA检查,以减少后续校对环节的错误,尽量提高第一个翻译版本的质量分数;相比之下,有些校对译员甚至连译文的低错误率都没有。
透明度:无论出于何种考虑,优秀的译员即使自己使用机器翻译的翻译方法,也会在交付前进行深入的现场评估 (PE),以保持自身的翻译水准。对于项目经理 (PM) 而言,无论译员使用何种翻译方法,无论翻译速度快慢,交付的质量始终是不可动摇的。
查词能力:我们会根据客户专属的TB词汇表,查找行业前沿术语并进行翻译。
参考能力:客户提供的参考资料会按照要求进行文体风格参考,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翻译,交付时对PM只字不提。
2. 沟通有效性强:
精简翻译需求:先确认PM项目经理订单任务,明确翻译需求后再开始翻译;
清晰的注释:如果对原文有疑问,或者对翻译不确定,会主动直接和PM沟通,或者通过添加清晰流畅的注释进行沟通,注释会说明问题是什么,译员的个人建议是什么,客户需要确认什么等等;
“客观”对待“主观”:对于客户提出的修改建议,尽量做到“客观”,从讨论的角度进行回应,既不是盲目否定客户的任何建议,也不是一概而论地接受所有建议;
3. 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
及时响应:各种即时通讯软件把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了,PM不会像服务客户那样要求译员在5-10分钟内快速响应,但优秀的译员通常会做到:
1)在即时通讯的签名区或者邮件的自动回复中:广尔告知你近期的日程安排,比如是否可以接加急稿件,是否可以接大稿件。这需要译员及时更新,并配上“谢谢您的辛勤付出,祝您PM愉快”“敬业精神”等字样;
2)根据您的日常作息时间(国内夜莺百灵鸟型译员,或海外有时差的译员)和偏好的沟通方式(如即时通讯软件/邮件/TMS系统/电话)与PM约定每天对外沟通的时间段,以及针对不同任务类型(接收新任务/翻译修改或问题讨论/翻译交付等)的有效沟通方式。
准时交付:要有时间观念:如果预计交付会晚,要尽快主动告知PM会晚到什么时间;除非有不可控的因素,否则不会“研究”;不会采取“鸵鸟式”的应对方式来逃避回答;
4. 学习能力强
学习新技能:作为一名专业译者,CAT、QA软件、AI翻译技术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,趋势不可阻挡。优秀的译者会主动学习,提升自身的“不可替代性”,专注于翻译,同时兼具多才多艺;
向客户学习:译员永远不可能比客户更了解自己的行业和产品。为了服务一个长期客户,项目经理和译员需要同时学习和了解客户;
向同行或者前辈学习:比如第一次翻译的译员会主动找PM审阅版本,进行研究讨论。
优秀的译员不仅需要自身成长,更需要被翻译公司里的专业人士发掘。他会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,从青涩走向成熟,从一名普通的入门级译员,成长为一名值得信赖、拥有高水平专业素养和扎实稳定专业水准的译员。这些优秀译员的素质与唐语“专业做事、诚信待人、解决问题、创造价值”的价值观相契合,为唐语WDTP的质量保障体系奠定了“人力资源保障”的基础。
发布时间:2023年10月19日